2024年04月29号    星期一

-传递正能量 宣传中国梦-

传播中华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访谈 > 知其难为而为之——访痛批“去中国化”课纲的台湾教师区桂芝
名家访谈

知其难为而为之——访痛批“去中国化”课纲的台湾教师区桂芝

时间:2024-02-04 09:58来源:新华网编辑:赵亚宣点击量:87217

“‘去中国化’幽灵下,台湾沦陷在黑暗的教育深渊!”“现行课纲缺德、无耻!”“台湾的教育政策无知无情自断文化经脉,让孩子失去深入学习自己文化的机会。”……去年12月以来,一位台湾中学语文教师屡屡发出沉痛而愤慨的呼告,与教育界人士声讨痛批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教育政策,引发两岸社会强烈共鸣。

她是怎样的人、怎样的老师?她因何能迸发振聋发聩的声量?对于教育,她还在思考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

家教

基隆,1963年,区氏夫妇第六个孩子在这座台湾北部港口城市出生,取名桂芝。

“父母1949年前后离开内地,去了香港。父亲受到港英殖民当局迫害,1958年全家来到台湾。”区家先后落脚台北、淡水、基隆,举目无亲,生活“非常惨淡”。

头几年,她父亲找不到稳定工作,全家在淡水住的房子是茅草盖顶。“孩子一个个出生。那时,很多人家都食指浩繁,我家孩子8个,更艰难。经朋友介绍,爸爸到基隆的造船厂当工人,全家不再辗转流离,但依然贫困。每到缴学费,母亲就要找人借贷。”

“当时有些人家,小孩多养不起就送人或卖掉。”区桂芝感念地说,“父亲收入微薄,哥哥姐姐早早毕业,出来赚钱,让我们能接受完整教育。”

区桂芝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母亲本不识字,靠自学能够读书写信。“我们从小在家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父母告诫我们,做人清清白白是第一要件,不可违背良心。”

“父母不要求我们学习多好,但强调‘人穷志不可短’。”区桂芝坦言,她走入社会后对工作责任心强,首先因为家教,也来自当年学校教导要“诚意正心”。

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键兴 摄

讲台

台北,1983年,区桂芝考上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

选择这个专业其来有自。高二时,老师以“炎凉世态”为题布置作文,区桂芝得了高分,这个鼓励影响了她往文学方向发展。

30岁时,区桂芝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我教书比读书用功,教学相长,愉快而充实。”她说。

一晃30年,她坚守教学一线,亲历台湾教育环境变化。“孩子越来越受到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西方观念影响,传统教育却不断弱化。”她说。

“我始终告诉学生,品德远比成绩重要。没有礼义廉耻等道德观念作基础,社会就会滋生乱象。”她认为,守住文化根源才不会错乱,“课堂上多培养一个君子,将来社会就少一个败类”。

原本区桂芝专注三尺讲台,认为讲好课就是对学生负责。然而,民进党当局推出的2019年新课纲使“去中国化”教育乱象加剧,她的忧虑与日俱增。

“台湾政治因素干扰教育问题严重。”课上,她讲中国传统文化,有的学生听到“中国”感到刺耳,表现出抵触心理。“‘去中国化’教育思维下,‘中国’被异化为‘他者’,造成学生背离传统,民族和文化认同就乱了。”

不久前在台北参加一场记者会,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声讨当局“去中国化”教育政策,区桂芝请求让她多讲些时间。前一天晚上,她准备讲稿到凌晨2点多,搁笔后久久不能入眠。

社会的讲台上,区桂芝慷慨陈词,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她始料未及地站上舆论场风口浪尖。

时值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前夕,有人质疑她“借机炒作”。“我们的教育歪了,我呼吁大家正视危机。说我‘炒作’,我就‘炒作’了。”她说,“现在看,正面回响远大于负面,让我对未来抱有希望。”

“该说的就要说,该做的就要做。”面对绿营政客、媒体、网军攻击,她针锋相对,持续发声。

常对学生说希望彼此关系是“一日为师终身为友”,区桂芝得到来自校园的温暖。

“这副对联是学生送我的礼物。”学生书写的遒劲行草与老师创作的激扬文字相得益彰:对文化逆流无惧迎头而上,联道统传人有心舍我其谁。

“我拉着学生的手说,你就是我讲的道统传人。她没有摇头,脸上是少年纯真的笑容。”区桂芝说。

学校收到过攻击区桂芝的信函,她感到抱歉,但同事都说没关系。“大家的表达含蓄但暖心,还有人主动帮我挡掉恶意的来电。”

区桂芝的家人无论在海外、岛内、大陆,都给她“毫无保留的支援”。“哥哥姐姐说以我为荣,告诉我很多朋友通过他们表达赞许。”

道路

湛江,20世纪90年代,区桂芝的母亲回到故乡。返家的道路,走了数十年。

区桂芝父亲过世后,母亲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今年春节,区桂芝和弟弟照例会回去陪年逾九旬的老人。

“两岸隔绝年代,爸妈无法知晓他们父母何时去世。这是历史造成的人伦悲剧。”她说,“母亲因没能尽孝深感愧疚,回去后用重建老屋的方式自我救赎。长辈承受如此不幸,我们和下一代必须思考,要不要延续这样的民族苦难!”

1992年,区桂芝第一次回大陆,去宁波、绍兴旅行。“大陆当时改革开放没多久,物质条件还不好,但我被同胞情深深打动,铭感五内。”她说,当地朋友为接待她们,特意在家里装了抽水马桶。

那次,区桂芝参观了不少名人故居。“王羲之、徐渭、秋瑾、鲁迅……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走进历史现场,特别亲切。”她回忆说,“长江、黄河曾只在课本里,《龙的传人》曾是最热门歌曲。我没下飞机,心就怦怦跳得厉害,胸中澎湃的是民族感情。”

“现在年轻人可能难以理解,因为传统文化在教育和生活里流失,他们受到的滋养微薄了。这是今天的困境。”她眉头紧锁。

教育界有识之士揭露的问题,横亘在台湾社会面前。

“选举前,有人说我是4年一次的临时演员。现在,我要把临时演员演成主角。”区桂芝语气坚定,双手握拳,“民进党继续当政,课纲恐原封不动。我们要联结更多人来救教育、救孩子。这是长期抗争的道路,要有知其难为而为之的勇气。”

区桂芝希望两岸年轻人多接触,相互促进。“两岸离久情疏,更应增进理解。因为政治上的干扰,包括外部因素,两岸拉近距离面临困难。但困难不代表做不到,因为文化和民族是天然的。”

“两岸应在共同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创新能力,共创华夏新文明。大势所趋,同路人会越来越多,共同的梦想定会成真。”她说,“这个梦以文化为根,不是虚幻的。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记者陈键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赵亚宣

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