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号    星期四

-传递正能量 宣传中国梦-

传播中华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频道 > 林栩:指尖上的“舞者”
艺术频道

林栩:指尖上的“舞者”

时间:2021-10-11 11:09来源:乐山文艺编辑:赵亚宣点击量:303550

2017年11月,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办的“夏布四海”巴蜀工匠·隆昌夏布互动体验展上,一幅题为《金色世界》的峨眉山指画格外引人瞩目。

林栩:指尖上的“舞者”

与以前见到的峨眉山指画不同的是,这幅作品并非在纸上作画,而是直接画在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昌夏布上,实现了“峨眉山指画”与“隆昌夏布”两项省级非遗的珠联璧合,作品更显古朴、典雅,给人一种新的艺术享受。

而这正是峨眉山指画传承人林栩的巧妙用心。

从小随父林木学艺,青年时期,林栩被李克雄先生传授指画绝艺,后多年来也在父亲的指导下致力于峨眉山指画的传承、发展和推广。

2014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之于众,峨眉山指画名列其中,这是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峨眉山指画的肯定,也是林栩多年努力创新的成果。

林栩曾论证过“艺术起源于手指画”的观点:原始人用手蘸有颜色的矿物质或动物的血,在自己身体上或者岩石上涂抹,这就是最早的指画。“现在从一些民族的风俗当中,还可以看到指画的痕迹,像非洲人,印第安人,还有彝族人,都会用手在自己身上涂画。”

林栩坚持指画的另一原因是被指画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语言,手指画有手指画的语言,毛笔画有毛笔画的语言。手指画独特的味道是毛笔画没有的:毛笔含水量大,画在纸上很饱满;手指同样画一笔,由于吸墨量很少,是断断续续的,若隐若现,形成了不同的味道,形成了两种语言。“事物是相互转化的,手指画吸墨量不如毛笔,这本来是它的一个弱点,但是运用到位了就会成为优点,这是毛笔永远不具备的特点。”

时代在变化,艺术也需要发展。指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如何才能被现代人所接受?林栩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创新,突破了指画发展的一些瓶颈。过去的指画只是用手作画,而林栩认为只要不用笔,指画可以以手为主,兼用其他工具作为媒介来作画,这赋予了指画更多的当代性。

林栩:指尖上的“舞者”

过去的指画基本都是画在熟宣纸上,因为水在熟宣纸上不浸润,可以争取时间更好地靠手把墨汁勾勒在纸上。手指蓄水、蓄墨、蓄色的量少,指画很难像毛笔那样画出丰富的层次来,所以以前的指画作品皆以强“骨”,而轻“墨”、“色”,即强调以线勾勒实物的轮廓,而难得有从最淡至最浓、从最浅至最深的全部层次的“全墨”、“全色”之境界。而林栩以创新的“没骨画法”创作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指画,在强“骨”的同时,也注重“墨”、“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没骨全墨、全色指画”。

林栩坦言,当下指画的传承面临濒危,真正研习指画的人非常少。为了使手指画能够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林栩发表了关于指画的论文,还专门出版了《峨眉山指画》的画集。近年来,他多次参加省内外非遗展示活动,无数次到学校、农村、部队以及大型文化活动现场义务讲解和展示指画的无穷魅力。

对于指画的未来,林栩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峨眉山指画能以“中国指画”的名义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峨眉山指画是峨眉山市珍贵的画种和不可多得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项艺术的传承人,宣传峨眉山指画,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林栩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赵亚宣

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